媒体传真
媒体传真

走近泗州戏

发布时间:2024-04-16 10:21 来源:地方志科 作者:周亚 阅读次数:次 

摘要:泗州戏是皖北地区比较小众的地方传统戏剧,在一段时间内特殊的创作背景和演出形式使得其在广大农村地区深受喜爱,在新时代,它需要地方政府保护才能更好发展传承。

关键词:泗州戏 皖北 民俗文化

泗州戏,安徽淮河两岸地区地方传统戏剧,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扎根皖北平原的沃土,紧傍火热的农村生活,是泗州戏风采和魅力的源泉泗州戏以动听的唱腔、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剧目在皖北平原广为传唱,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富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被誉为“梨园拉魂第一腔”。

泗州戏的历史文化源头

  泗州戏的渊源较为复杂,州戏流行于安徽的淮河两岸及皖北的毗邻省市。黄淮平原四方通楚汉文化、淮河文化、两汉文化、儒家文化、东夷文化在此碰撞、交融。州戏深受山东“肘鼓子河南“豫东调”的影响以北方的沉稳厚重、刚健笃实为主,略带南方文化的优美活泼、婉转清幽

多数人认为泗州戏发源于清乾隆年间(1736年至1795年)在海州、盐城一带民间流行2种曲调即兴演唱的小戏,一种是反映农民丰收喜悦的太平调,一种是反映猎户猎后喜悦的猎户腔。后传入泗州并吸收当地民间演唱艺术,在皖北地区不断发展壮大,形成安徽独具特色的“拉魂腔”泗州戏。

泗州戏最初表演形式比较简单,以单身艺人走街串巷、挨门挨户自己打板或拉琴演唱乞讨为主到了清朝末年,能演《雁门关》《小金锁》《打干棒》《皮秀英四告》等节目,逐步从农村走进城到了抗日战争期间,泗州戏艺人排练了《全家抗日》《劝夫从军》《樊大娘子送子参军》《打泗州》等一批密切联系抗日斗争现实的小剧目,陈毅、彭雪枫等新四军领导在泗洪领导抗日战争时都爱看泗州戏。

  新中国成立初期,泗洪县境内有家庭班子30多个,名声最响的有李家班、徐步俊班等。1955年,李家班和丁家班合并,成立泗洪县泗州剧团,排演现代剧《小女婿》,首场演出轰动县。此,泗州戏形成了固定演出场所的演出形式。泗州戏在舞美设计、艺术、表演艺术和剧目创作及整理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挖掘整理《吕蒙正赶斋》《小南堂》《打孟良》《井台会》《闹菜园》等传统剧目外,创作《结婚之前》《两面红旗》《摔猪盆》《喝面叶》一批优秀的现代剧目,使泗州戏在安徽地方戏曲舞台上大放光芒。

  50年代初,泗州戏首次赴京演出,郭沫若称赞为“淮北人民的一朵花”。梅兰芳称赞泗州戏中的“压花场”舞蹈动作是泗州戏的艺术结晶, 值得学习借鉴州戏的发展得益于陈若梅、李宝琴、鹿士彬、周凤云等优秀表演艺术家,他们创作了许多人民群众津津乐道的优秀作品,如《鲜花记》《空棺记》《大书观》《拾棉花》《打干棒》《挡马》《拾棉花》因其浓郁的喜剧色彩和生活情趣备受喜爱。进入新时期以来,泗州戏又再次焕发青春,逐步发展成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

二、泗州戏的流派

泗州戏流行于北平原,在传播过程中不断结合当地语言和风土人情,逐渐形成在题材、表演艺术风格上略有不同的流派,总体可分为三路。

中路以宿州市为中心,包括灵璧、泗县等,是泗州戏的大本营。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受淮河水系影响,年降水量差异很大,干旱、洪涝、大风、冰雹等灾害频发,很多农民通过“唱门子”、“唱地摊”等形式卖艺糊口。泗州戏流传到此,吸收当地民间音乐和皖北民间风俗人情,具有粗犷质朴的特点。

北路泗州戏的传播范围十分很广,流传至江苏北部和山东南部等地,形成了粗犷豪迈的唱腔风格。

南路泗州戏以蚌埠市为中心,辐射发展至凤阳、明光、滁州等地,唱腔婉转流丽,女腔丰富,优美柔劲,节奏多变。

三、泗州戏的主要题材

州戏剧中塑造的人物农民化为主,讲的是皖北方言,展现的是皖北农村生活。皖北民俗文化是民众创作知识和认识的源泉。泗州戏是皖北民俗文化的主要体现,它汲取着皖北民俗文化的养分,体现并传承着皖北民俗文化的精髓。

一是物质生活民俗现象,皖北平原村镇棋布陌纵横,群众以面食、杂粮为主食州戏剧目中多描写反映皖北食物与器具,如《拾棉花》中提到“烙鸭蛋”和“粪箕子”、《走娘家》中提到“面疙瘩”等。

二是社会生活民俗现象,婚丧嫁娶是广大人民群众重要的生活内容,州戏有许多目都是表现婚嫁的,如《打棒》描绘成亲拜堂前的景象,崔说“没有香烛、纸马、怎么办呢”,四姐答话“铺土为炉,插草为香”。《打棒》中体现修缮祖坟民俗备受皖北民众重视。丧葬俗、兄弟结拜等皖北民俗文化风貌在泗州戏中都有所体现

三是精神生活民俗现象,皖北地区民俗信仰为题材,主要涉及到祭典礼仪、民禁忌、巫术宗教、道德观念等方面内容,反映民众的精神生活追求。

四、泗州戏的主要演出场景

泗州戏通常有以下五种演出场景:

一是庙会赌场茶社等场所,请来戏班唱戏演出吸引民众客人等

二是地主大户做寿办喜事或丧事,会请来戏班演出,主人一般指定具体演出剧目

三是以家族为核心组成的戏班,“跑坡”走街串巷灵活演出过生活

四是乡村中请神敬鬼、烧香还愿,会请来戏班唱“愿戏”。

五是富人添丁进口、升官显耀,会请戏班演出庆祝

五、泗州戏的文化特征

在泗州戏的初期发展阶段一无剧本,二无曲谱,全靠老艺人相传。形成班组后,演出剧目主要分三类:

一类是泗州戏剧种传统大戏《大书观》《四告》《樊梨花点兵》等有固定唱词和对白

二类是吸收、移植其他剧种大戏,如《十二寡妇征西》《双玉蝉》《恩仇记》等,属水词之类(没有固定唱词)。

三类是老艺人采用幕表制,用说戏的方法,编排的连本大戏《呼延庆打擂》《罗元下山》《雷宝童投亲》等没有固定的唱词和对白。根据老艺人说出的戏路子,分配角色,演员便登台演唱了。演员在台上的唱词多半是传统剧目中的“篇子”、“娃子”和“羊子”,更需要依靠演员经验,触景生情,望风采柳,即兴发挥,临台编出唱词,如同说唱一般

(一)语言特征

地方剧种泗州戏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其唱词和道白全是北地区口语方言,并有大量谚语、歇后语和插科打诨之语。直白诙谐,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生动地表现了北地区语言的特色。

比如《拾棉花》中王翠娥唱“我这里收拾停当西院去找玉兰姐,俺姐们同阵下湖把呱啦”,“下湖”指去田间(田就叫湖)。

再如:《王月娥做梦》中月娥自夸道:“你们谁个要是贪到二姐我给你做个媳妇啊,那真是小瞎子吊虾——你上哪里摸”

又如:《鲜花记》中姜文举投宿尤老拧客店时,二人分别用了形象俏皮的歇后语:“一个麻雀溜屋檐——寻宿奔店”和“门后挂靶子——我是搂客的”。

(二)乐特征

泗州戏是典型板腔体唱腔剧种伴奏乐器有土琵琶、板、笙、三弦、高胡、二胡、笛子等。声腔主要板式有慢板、数板、行板、垛板、死板、紧板、连板等。主要唱调有泗州调、雷得调、衣呦调、基本腔、主腔、海州腔、射腔、扬腔、叶里藏花等。演员可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和剧中人物感情的变化自身嗓音条件,在一定基调旋律基础上灵活掌握曲调节奏的快慢、急缓和强弱高低,自由运用各种花腔调门,尽情随意发挥。泗州戏唱腔兼具难度极大的花腔和花舌及民间琴书的平实质朴唱腔落音收尾处常用小嗓子翻高八度,男生唱腔加入衬词拖后腔。

(三)表演艺术特征

在即兴演唱基础上泗州戏吸收“压花场”“旱船舞”“跑驴”“小车舞”“花灯舞”等大量民间舞蹈表演形式表演技法受戏曲规范程式的影响不大,带有明快活泼、质朴爽朗、刚劲泼辣的鲜明特点,充满浓郁的皖北乡土气息。演出运用许多独特的身段和步法,注意手、眼、腰、腿等各部位的协调与配合,如叉腿双蹉步、三合手、旋风式、剪子股、门歪窝、四台角、旋风式、仙鹤走、百马大战、抽梁换柱、燕子拨泥、凤凰双展翅等。

(四)审美特征

泗州戏诞生于皖北人民群众中,流行于平民百姓中,紧扣时代发展脉搏,表现的是人民生产劳动和生活的场景,最能打动观众的是皖北人民民众的审美好恶、精神寄托在戏曲舞台上的直接体现,更容易引起最广泛的情感共鸣。

六、泗州戏发展现状

   泗州戏对丰富皖北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与人民审美的变化,泗州戏在发展中处在创作停滞不前的困境,没有紧跟时代发展的作品出现,缺少以青年人为代表的新生人才力量,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衰落。喜爱戏曲文化的观众也越来越少,很多人不知晓泗州戏这个地方剧种,导致泗州戏和其它地方剧种一样发展举步维艰,面临传承保护的现实难题。

 

 

 

 

参考文献:[1]皖北民俗文化视域下的泗州戏研究 李小舒:王善虎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20;

     [2]泗州戏与皖北民俗文化 王慧 《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10-05-01;

     [3]泗州戏传统剧目文化特征研究 李荣 《戏剧之家》2014-08-23

(《安徽地方志》202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