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人物

蚌埠籍革命烈士高揖三与庄重夫妇抗日战友情

发布时间:2020-08-25 08:39 来源:中共蚌埠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作者:高晓东 阅读次数:次 

    近日得知,法制日报社首任社长庄重已于2020年3月15日去世(享年103岁)。我在收集高揖三烈士的资料时,从蚌埠市档案馆和高揖三家乡小蚌埠一带了解到:高揖三和庄重、杨光群(2004年去世)夫妇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了真挚的战斗友谊,结下不解之缘。在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让我们重新回顾那段艰苦抗战历史。

  高揖三(1909-1946),原名高维让,祖居蚌埠市小蚌埠后楼村(解放后,后楼村以津浦铁路为界拆分为后楼村与陈台村,高揖三家位于津浦铁路东,归属陈台村;2012年,陈台村整体搬迁到淮上区政府北,改称桃花园社区。2020年,陈台村原址建成淮上区碧桂园),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1938年5月,高揖三由濮思澄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5月,高揖三受党组织的派遣返回家乡,秘密发展党员,建立抗战时期蚌埠市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小蚌埠支部,成为蚌埠沦陷期间漫漫黑夜里的第一盏明灯。地下党支部在高揖三的领导下,多次成功地掩护、接待过往的干部,成了我党可靠的一个联络站。高揖三的家住在津浦铁路边上,是我党一些干部从路西敌占区到路东根据地往返的必经之地,高揖三的住处也成了来去干部的落脚点和联络点。日本投降前,高揖三奉调去淮北区党委城工部工作。1946年3月3日,高揖三病逝于泗县。

  1938年,中共豫南特委在河南省信阳与湖北省应山一带用“五战区”的名义发动群众,组织领导武装力量抗日并重建地下党组织。1938年5月到1939年8月,濮思澄(即蒲澄)同志参加中共信阳县委,直接领导五战区“政六队”(即信阳队)中的党的活动。“政六队”有队员100多人,庄重、高揖三即是其中的革命战友。

  “政六队”成员绝大多数为“民先”(“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简称)队员和共产党员。1938年5月、10月,濮思澄分别发展高揖三、庄重加入中国共产党。

  那时侯,“政六队”的党处于地下,党员只同联系人单线联系,不发生横的关系。因此,在信阳,共产党员都严守党的机密和纪律,不能暴露党员身份。庄重、高揖三在一年多革命斗争与生活中,始终不知道对方的党员身份。

  在信阳,庄重先在“信应边区抗日游击队第四纵队”的一个大队里任大队指导员,在一次抗击日军的战斗中,被枪弹蹦起的碎片击中了左眼,由于治疗不及时造成了终生的残疾。此后,他改任“战地服务团”团长兼党支部书记、区委委员。

  1939年8月,“政六队”与安徽阜阳的“政一队”合并,庄重、高揖三等政六队队员从河南信阳调到安徽阜阳,负责管辖阜阳专区所属各县的抗日宣传、组织民众团体等工作。

  9月,庄重和濮思澄、张景华在皖北特委书记周季方领导下,主编《淮流》杂志(半月刊);高揖三调到“政一队”蒙城分队,改组当时被地方劣绅和国民党党棍所把持的蒙城动委会并担任组织部长。从此两人分开。

  1940年6月,新四军第六支队彭雪枫部与八路军第三四四旅黄克诚等部,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1941年初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7月,八路军第四纵队彭雪枫部开辟淮上抗日根据地,在怀远县龙亢成立中共淮上地委和淮上办事处(1941年改称淮上行政公署),下辖怀远、凤台、蒙城、宿南四个县。杨光群随军来到淮上,被任命为淮上妇抗会副主任(主任姚毓慧,即傅曼)。

  1940年7月,高揖三从蒙城动委会调至豫皖苏党校学习(地址在新四军六支队所在地涡阳县新兴集)。9月,高揖三随彭雪枫部来到龙亢,开始在淮上办事处工作,后到怀远县五区(包集、古城一带)任区员。在怀远龙亢,高揖三与杨光群成为革命战友。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国民党顽固派汤恩伯部向豫皖苏根据地发动残酷进攻,彭雪枫部被迫进行反顽斗争,但敌强我弱,实力悬殊。5月,新四军第四师主力部队向路东皖东北转移。撤退前,参谋长张震派遣高揖三回家乡小蚌埠开展地下工作,并指示高揖三与留守同志保持联系,接应、掩护来不及转移的干部和伤病员。

  同时,淮上地委撤退前决定:由姚毓慧、杨光群、孙宗暄(一区区长)、温毅武(一区区委书记)、杨勇(女,胡疃乡乡长,又名杨署明)等10名同志留下,在沙沟草寺建立联络站,成立以姚毓慧为首的党支部,接收伤病员和安置留下的女同志。

  杨光群被安排在草寺学校当教员,住在草寺孙叔韩(高揖三的小学老师,姚毓慧三舅父)家,人们都喊她杨先生。部队撤走后,草寺一带即闹起土匪(时叫小黑头),7月份的一天夜里,有进步群众往孙叔韩家门缝中塞进一封信,内容是听说土匪要抢杨光群。几名留守干部经过研究,一致认为高揖三家最安全,于是由孙宗暄把杨光群送到高揖三家里。

  在高揖三家住了一段时间后,考虑到杨光群是合肥口音,时间长了容易引起怀疑,高揖三就做通二哥高仲华工作,让杨光群认高仲华为干爹,住进高仲华家。高仲华是蚌埠市汪伪政府参议员、小蚌埠乡长、正街小学校长,社会地位和名望很高,杨光群自此有了安全保障。

  1941年11月的一个夜晚,在高揖三家旁边铁路沟的芦苇荡里,高揖三、高介福、高传文3人成立中共小蚌埠支部,高揖三任支部书记。同月,淮北区党委安排五河县地下党负责人钱瑚和高揖三取得了联系。

  高揖三由蚌埠坐轮船到五河见到钱瑚,打通了从敌占区到根据地的路线。高揖三和姚毓慧、杨光群经过商议,制订了将怀远敌占区留下的女同志和伤员先转移到高揖三家里,再分期分批撤回根据地的计划。

  12月的一天,杨光群在一群众家里教几个妇女认字,突然闯进两个桥北头扳道叉的鬼子,堵着门不让出去,然后挨个端详,最后看中杨光群年轻貌美。指着杨光群说:“你的不许走,其他的统统出去。”大家猜透了鬼子的鬼主意,谁都不愿出去。鬼子瞪眼吼道:“不愿出去,都死拉死拉的。”说着枪栓拉得哗哗响,几个妇女就跑出去报信。

  高揖三家下侄子高传厚(事后被发展入党)闻讯后,急忙喊了几个进步青年向出事地点跑去。他挤进屋子拼命拦住鬼子赔着笑脸说:“太君,她是高乡长的干女儿,太君开恩的让她出去吧!”鬼子迟疑了一下:“你说的都是真的?”高传厚一边说:“是真的,如有一字是假,你就枪毙我。”一边对一个青年使了个眼色:“快去喊高乡长。”鬼子知道高仲华和他们的小队长渡边是好朋友,不敢得罪,只得悻悻地让杨光群离开。

  高揖三晚上回来得知情况后,当即决定提前启动撤离计划。他让几天前已住到他家的杨勇、杜宝境(三区妇抗会主任)等3位女同志和杨光群一起作为第一批先走。他担心两个小鬼子使坏,决定亲自护送。两天后,由高仲华给办好“良民证”(敌占区的通行证)、买好轮船票并由高仲华护送上船。

  在轮船驶离小蚌埠地界不久,一艘日军巡逻艇拦截了轮船,果然是桥北头那两个鬼子使坏,他们对杨光群百般盘查纠缠、久不放行。高揖三向日军反复解释:她是小蚌埠高乡长的干女儿、高会长(蚌埠商会会长高蔚轩,高揖三的本家)的亲戚,来走娘家后回婆家的。最后,又塞给鬼子一把大洋,鬼子才把他们放行了。

  高揖三把杨光群等4位女同志安全送到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中心区半城张塘(现属江苏省泗洪县)。在这里,高揖三又见到分别两年多的战友庄重。此时的庄重在淮北区党委《人民报》任副社长,他们重逢后,才知道彼此是同年在信阳入党,介绍人都是濮思澄。高揖三介绍杨光群和庄重认识后,杨光群就在组织安排下任《人民报》记者,用手中的笔投入新的战斗。

  1942年11月,庄重和杨光群在张塘村结婚。

  1951年秋,杨光群再一次来到高家,高揖三的子女们回忆道:那是在深秋的一天上午,天气微寒,一列火车在桥北停下,杨光群下了火车,身披军大衣,穿过铁路沟,直接来到我们家……

  那天,在高家院外的大槐树下,杨光群和干爹高仲华、高揖三的遗孀及子女、闻讯而来的乡亲们亲热地聊天唠嗑,看着自己生活了半年的村庄和掩护过自己的乡亲们,杨光群满脸不舍,久久不愿离去。最后,她劝干爹高仲华丢弃土地,跟她去上海生活。高仲华舍不得离开家乡,以“故土难离”谢绝了。傍晚,杨光群依依不舍地含泪离开。

  1952年,庄重由上海调往北京,担任新华社总社编委,以后创办《中国法制报》(后更名《法制日报》)并担任首任社长。杨光群随夫进京,担任地质部编译室主任,后任《地质出版社》党总支书记、第一副社长。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重温那段历史,深切感受到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华民族造成的深重灾难,在民族危亡之际,无数革命烈士与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用生命捍卫民族尊严,换取了国家新生,换回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9月2日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高揖三、庄重、杨光群……他们正是那个时代的先锋,是值得我们缅怀的英雄!

(作者系高揖三之孙)

(蚌埠日报2020年8月24日,转载时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