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人物

为民造福筑淮堤——读钱正英诗歌《烽火抢修淮堤》

发布时间:2019-06-29 19:17 来源:中共蚌埠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作者:朱渝军 阅读次数:次 

钱正英,女,1923年7月出生于上海,1939年至1942年在上海大同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从事党的秘密斗争。1942年转移至淮北抗日根据地,曾任淮北区党委机关文化教员、淮北泗五灵凤县中学浍南分校党支部书记、淮北行署建设处水利科科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苏皖边区政府水利局工程科科长、华东军区兵站部交通科副科长、前方工程处处长。新中国成立后,主持编制了黄河、长江、淮河、海河等流域的治理和全国水利建设长远发展纲要,负责水利水电重大工程的决策性研究。中共第十至十四届中央委员,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

烽火抢修淮堤

夕照映远山,大堤临长淮。

足下黄水去,天边白云来。

跃跃女儿志,浩浩祖国怀。

笑指对岸敌,中华屹然在。

这首诗是钱正英在参加1944年中共泗五灵凤县委组织实施的淮北大堤修复工程竣工时创作的。诗歌通俗易懂,其大意是:伫立在长淮大堤上放眼望去,远山夕照分外耀眼,而脚下的洪水已经悄然东逝,朵朵白云从天际飘来。我胸怀帼国之志,投身抗日救亡的伟大事业,笑看对岸的日本侵略者,他们的末日即将来临,中华民族是不可用武力征服的。全诗通过对远处、近处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报国之志和充满了抗战必将胜利的坚定信念。作者对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投身于抢修淮河北岸大堤,造福百姓的伟大事业而感到非常自豪。其中"足下黄水去,天边白云来"通过对景色的描写,作者抒发了完成抢修淮河北岸水利工程后的喜悦心情,也寓意着日本侵略者末日即将到来。诗歌充分表达了作者的革命主义乐观精神,坚信一定会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华大地,抗日战争必将取得胜利。

为阻挡日军南下,1938年6月,蒋介石命令炸开黄河花园口大堤,造成了黄河下游的大规模水灾。至1944年,从蚌埠以东的长淮卫至五河沫河口、毛滩子段的淮河北岸大堤,由于历经淮河阻击战和黄水夺淮的影响,致使淮北地区水患不断。1943年夏,淮水陡涨,淮北大堤多处决口,沿淮众多村庄和农田受淹,百姓民不聊生,流离失所。当时,蚌埠是汪伪安徽省政府所在地,日军重兵控制淮河和津浦铁路的水陆交通,周边临淮关、五河县城等城镇为日伪军盘踞。尽管这里尚未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但为缓解人民的痛苦,1943年秋,淮北区党委、淮北行署决定,在1944年汛期到来之前,冒险抢修蚌埠长淮卫至临北毛滩子长达80华里的淮河北岸大堤,同时修建沫河口北淝河闸。

为此,正在泗五灵凤中学浍南分校任教的钱正英,被临时借调到水利工地,负责工程技术工作。21岁的钱正英和男同志一样,拂晓上堤,登高测量数据,以洪水留下的印迹为基础,再加高一米作为坝堤设计标准。没有仪器,就因陋就简地动手仿造"旱平"和坡度器等必备工具,较准确地测算出工程量。工程设计好后,按村、按劳力分配堤段,确定工程量,组织民工施工。施工放样、丈量土方,工地的每个角落留下了她辛勤的足迹。白天在工地上忙碌一天后,她还要步行五六里路到朱家台等后方村庄借宿。为确保钱正英的安全,党组织不仅为她挑选可靠人家,还每晚调换一个地方。

抢修淮北北岸大堤工程于1944年6月初汛前全部竣工,这是党在抗战时期甘冒风险开展的一项顺民意、暖民心的德政工程,也为钱正英终身从事的水利事业的起点。回想为之奋斗的日日夜夜,她有感而发,赋诗抒怀写下了这首《烽火抢修淮堤》。

此项工程在当年汛期中就发挥了作用,保障了沿淮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钱正英设计的沫河口闸,虽历经风雨如今但仍发挥着分洪节流的作用。70多年过去了,抢修淮北北岸大堤工程已化作一座丰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的利益而不懈追求。

(载《蚌埠日报》2016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