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萍(1910-2003),四川达县人。早年在家乡参加学生运动和农民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前委委员、华东海军司令员兼政委,参与了渡江战役的谋划和人民海军的创建。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雄师渡长江
(1949年4月22日)
大江南北风云逐,
雄师百万气吞吴。
樯橹断流天堑塞,
红旗蔽日金陵覆。
挥戈东进临沧海,
席卷南国下巴蜀。
地覆天翻乾坤转,
神州五亿作新主。
这首诗的大意是,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气势恢宏,与国民党军在长江防线展开角逐,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南京政府顷刻垮塌。按照既定方针,解放军继续东进南下,消灭国民党在其他地区的有生力量,取得渡江战役的最后胜利。继而使得乾坤逆转,解放全中国,五亿中华儿女当家作主。诗歌主旨明确,解放军势如破竹,国民党军所谓固若金汤的千里立体防线不堪一击,全国解放指日可待的局势跃然纸上。
渡江战役,也称京沪杭战役。三大战役之后,在和平谈判的烟幕掩护下,国民党军构筑长江防线,企图“划江而治”。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0日晚和21日,第二、第三野战军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迅速突破国民党军江防,占领贵池、铜陵、芜湖和常州、无锡、镇江等城,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4月23日,南京解放。与此同时,人民解放军继续向南挺进,杭州、南昌等城市解放。5月27日,上海解放。其间,第四野战军于5月14日南渡长江,16日解放汉口,17日解放武昌、汉阳。6月2日,崇明岛解放,标志渡江战役胜利结束,新中国即将诞生。渡江战役的胜利,也为人民解放军进军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
蚌埠是渡江作战方略诞生地。1949年3月,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率渡江战役总前委、中共中央华东局、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移驻蚌埠南郊孙家圩子村,进行渡江作战的谋划。为此,张爱萍将军和司机轮流驾驶,风尘仆仆追踪到蚌埠,向老首长陈毅报到。
在孙家圩子,张爱萍出席了总前委会议,参与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的制定,并恳请无论如何渡江作战也要冲锋陷阵。陈毅却严肃地说:“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我宣布,你负责组建华东海军,并出任司令员兼政委。”在这里,张爱萍还与多年未能谋面的胞弟、时任蚌埠市委副书记的张灿明相见互勉。
张爱萍是军内外公认的将军诗人,也是风格独特的书法家,还是一位造诣颇深、贡献良多的摄影爱好者。15岁时写的诗歌《上征途》(1925年6月)就显示出救我中华的远大抱负。张爱萍在84岁高龄回忆开始学习写诗时说:“读高小的时候,每年放暑假,老师总要求我们记日记。那时候一个农村里的孩子,有什么事情可记呢?每天写在日记本里的,不是放牛、割草,就是割草、放牛。自从老师教我学诗词以后,我就不这么写了。我在放牛、割草的时候,看到有趣的事,想到有意思的话,便用‘顺口溜’写出来,慢慢地就养成了常写常记的习惯。”
的确,张爱萍的诗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不事雕琢。唯如此,才流传广泛,鼓舞士气,提振军心,调动民意,影响深远。张爱萍的诗歌是蕴含哲理的白话文,深入浅出,好读易记。善于用典也是张爱萍诗歌的一大特色,从《雄师渡长江》可见一斑。
(载《蚌埠日报》2016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