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墩文化遗址位于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北,是安徽和淮河中游地区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985年8月5日文物普查时发现,现存面积约12000平方米。考古发掘分为两个阶段。首次发掘始于1986年10月,至1992年共发掘375平方米,均位于遗址东南的一条凹沟内。二次发掘于2014年9月19日启动,由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开展,属于补充发掘。主要成果体现在首次发掘过程中。
首次发掘
首次发掘出土大量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红烧土块等文化遗物和丰富的动物骨骼、螺蚌壳等,种类繁多,内涵丰富,既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也有大批刻划符号和泥塑艺术品等。如,出土的彩陶片,为安徽省内年代最早;红烧土块上有明显的平面和秸秆焚烧痕迹,为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砖的前身,有12个保存完好的籼稻、粳稻等稻壳印痕,据此推断淮河流域可能是粳稻起源地;黑陶外观多样,有外红内黑、外黄内黑和内外全黑,而内表又有全黑和上红下黑之分,烧陶技术已较成熟,为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黑陶产地之一;陶制四猪形钮盖引人注目,该钮盖为四头猪分四个方向头对头连在一起形成钮,造型奇特,十分罕见;出土了一根精制的骨簪,10多厘米长,1厘米多宽,正面刻有细细的花纹,是一件难得的工艺品,后列为国家一级文物;还有鹿角磨制的“靴形器”和“钩形器”,是新石器时代十分富有特色的一类遗物,在该遗址大量出土,颇具代表性等。这些文物真实地反映了蚌埠先民从事渔猎耕牧的生活情景,俨如一幅幅富有古典装饰美感、生机盎然的陶刻版画,表明蚌埠先民在新石器时代已创造出相当成熟的原始文化。同时出土的,还有陶纹人面像和刻划符号,价值更高。
陶塑纹面人头像
陶塑纹面人头像头高6.3厘米,面宽6.5厘米,厚2.9厘米,体积很小,只有小孩的拳头大。塑造的是新石器时代早期一个蚌埠先民的形象——面带神秘微笑的小姑娘,造型生动,栩栩如生。她脸上十分闪亮,是因为在陶泥中掺杂了天然矿物质原料云母。脸颊两侧对称排列有5个戳刺的可连成一线的圆点,耳垂有穿孔,眉弓突出,圆眼,鼻小巧,嘴角微微上翘,塑造手法粗犷、简练,写实中有夸张,风格神奇怪异,很有原始艺术的趣味和神秘感;额头正中有一个同心圆,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先民就创造了划圆的简单工具和方法,并对图形有了一定认识和运用。把纹饰、雕塑用于陶塑中,把雕塑形体和装饰纹样巧妙结合起来,大方古朴,给人以美的享受,说明古双墩人的陶塑艺术已经达到一定水平。据专家考证,这是迄今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雕题纹面实物、世界最早的工艺美术品,也开创了我国美术史的先河。陶塑人头像后被列入国家一级文物,是蚌埠市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1992年被借调进京,参加由国家文物局在故宫博物院举办的“中国文物精华展”。1992年5月2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在“中华瑰宝”专栏曾作详细介绍。
刻划符号
在首次发掘的375平方米范围内出土的陶豆、陶钵、陶碗等陶器上,一下子出现600多件刻划符号,顿时轰动了考古界,成为考古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焦点,不仅填补了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史前文化的空白,而且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和中国文字起源的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在中国刻划符号体系里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005年、2009年,蚌埠双墩遗址暨双墩文化学术研讨会、蚌埠双墩遗址刻划符号暨早期文明起源国际学术研讨会先后召开,对刻划符号的研究不断深入、认识不断深化。
从考古发掘情况看,符号除少数刻在陶碗腹部或其他陶器不同部位外,基本上刻在陶碗外底部的圈足内,主要为阴文线刻,少量是阳文剔刻,刻划技法娴熟、形体结构复杂,具有明显的记事性质和较强的表意功能,表现了双墩人从衣食住行到宗教信仰各方面的内容,其数量之多、种类之繁、内容之广,均为同时期任何遗址所无法比拟。不仅涉及日月、山川、动植物、房屋、陷阱、网具、矛、弓箭等写实类,还有猎猪、俘鹿、捕鱼、网鸟、种植、养蚕、编织、饲养家畜等生产与生活类,不仅有记事类,还有记数类等,似一幅幅“连环画”,如浩瀚般“档案馆”,反映了原始社会双墩人的生产、生活、宗教、艺术等丰富内涵。同时,不少符号反复出现,使用频率高,并有若干特别重要的组合符号,具有明显的记事性质和一定的表意功能。所有这一切,在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都是绝无仅有的。双墩遗址因具有独特的文化面貌,有别于已知的其他同时期黄河、长江流域古文化遗址,极大丰富了学术界对淮河中游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面貌的认识,遂被学术界命名为双墩文化,是安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考古学文化。
双墩文化以蚌埠双墩遗址和定远侯家寨下层文化遗址为代表,主要发源于淮河平原和江淮丘陵北部,其分布和影响范围北至山东、东到太湖流域西部、南抵长江中下游、西接河南东部,是新石器早中期独树一帜的考古学文化。双墩出土的器物不仅展示了7000年前先民们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更是迄今为止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一批与文字起源相关的实物资料,在中华文明起源、中国文字史、汉字起源史上有重要地位。
在中华文明起源方面,双墩刻划符号的大量出土,填补了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史前文化的空白,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研究注入新的内容。研究成果表明,早在7000年前淮河中游地区已显露出早期文明的曙光,淮河流域与黄河、长江流域同样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为丰富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多元一体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中国考古界过去曾认为,淮河流域文化不过是长江流域文化朝北方渗透、黄河流域文化朝南方渗透的交汇地带。双墩遗址的发掘表明,淮河流域文化也可能朝北和朝南渗透,在淮河干流两岸的范围内,存在着与周边文化不同的文化现象,并反映出南北过渡的特色,存在着既相互包容又相对独立的特征。在2005年11月召开的“蚌埠双墩遗址暨双墩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就曾惊叹道:“特别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么早的年代,发掘面积这么小,地层还比较单纯的范围内,发现这么大量的陶器刻划符号,这简直是过去不能想象的。可以说,在整个世界古代文明研究中也是极其罕见的。”
在文字史方面,双墩刻符“对于文字起源方面的探索有积极意义”,为中国文字起源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证,对甲骨文的形成产生很大影响,对汉字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双墩刻符的功能可以分为表意、戳记、计数三大类,已有象形、指示、会意的文字特征,体现了“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原始造字规则,已经具备了原始文字的性质,是一种可以会意并释读的符号。双墩的刻划符号与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宜昌杨家湾、秭归柳林溪、青海柳湾以及大汶口、良渚等其他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刻划符号相比,已明显具有自身特征。
在汉字起源方面,双墩刻符是中国文字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它的许多符号至今仍保存在少数民族文字之中。学者们通过10多年来对双墩符号进行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并将之与甲骨文、金文、今天的汉字进行对照释读,认为双墩符号与汉字之间存在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如“鱼”表示为一种简单而抽象的符号,已摆脱象形写法,而与这一符号组合成叉鱼含义的“刺”的符号,则与甲骨文和金文的“刺”字写法大体相似。同时,从距今8000年的河南舞阳贾湖符号、7300年的安徽蚌埠双墩符号、5000年的山东泰安大汶口符号到4000年的江苏高邮龙虬符号共同构成的淮河流域符号体系看,这一地区处于夷夏商交会地带,也是先商文化的最南分区,对甲骨文的形成应产生过很大影响,对汉字的形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其中,双墩刻划符号虽略晚于距今8000年的河南贾湖遗址刻划符号和距今7500年的青海柳湾一期彩绘符号,但数量多(633件,贾湖遗址刻划符号只有17件),规律性强,其发现不仅对深入认识双墩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中国早期刻划符号研究的方法论提供了新的启示,为探讨中国文字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是国内最早的原始文字符号之一,是中华文字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
2009年10月24~25日,蚌埠双墩遗址刻划符号暨早期文明起源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蚌埠举行,来自国内外的30余位考古学、文字学、历史学等专家齐聚一堂,对双墩遗址刻划符号的涵义、与文字起源的关系等课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形成共识:双墩刻划符号是一种处于前文字阶段的符号体系,对探讨汉字起源有着重要意义。一致认为,双墩刻划符号具有一定表意、计数和简单的记事功能,是一种地域性的刻划符号,也可称之为是处于前文字阶段的符号体系。虽然还没有证据表明双墩刻划符号与汉字的起源有直接关系,但其主要思维特征和某些符号的构成方式与汉字系统有明显的相关性,符号的丰富内容为古汉字起源与中国文字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厘清与说明以往史前陶器符号研究中的各种争议与分歧,提出了可靠的依据,对汉字起源的探讨有重要意义。专家们指出,双墩刻划符号记录的内容为双墩遗址时期的原始社会史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探讨中华文化关于宇宙观、大禹治水等重要思想观念和历史传说的形成提供了难得的线索;对研究早期文字的形成和汉字起源问题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材料。专家们通过研究和分析陶筹与楔形文字、玛雅象形文字、奥尔梅克象征图画等早期资料,对陶符、绘画与文字符号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反映了国际学术界对文字起源和发展的前沿水平,为双墩刻划符号的深入研讨开拓了更加广阔的视野,把双墩刻划符号的研究提升到世界早期文字起源和文明形成研究的层次。
双墩文化遗址出土的陶俑、刻划符号以及石器、蚌器、骨器等,经碳14测定距今约有7300年历史,属史前文化代表,是目前淮河中游地区发现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比黄河流域有代表性的半坡遗址早1000多年,比长江流域有代表性的河姆渡遗址早300多年,所发掘的600多件陶器刻划符号已被确认为中华文字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正如北京大学考古专家李伯谦教授所说:“双墩文化的发现表明,早在7000多年前,淮河中游地区就已显露出早期文明的曙光,填补了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中期史前文化的空白,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和中国文字起源的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这一结论为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多元化一体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淮河流域与黄河、长江流域一样,也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
因对考古学、历史学、生态环境学、动物学、陶瓷学及淮河流域文化学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蚌埠双墩文化遗址2013年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体现独特的历史文化特征,蚌埠市民广场2013年底设计安装了2列共18个有双墩刻划符号镂刻图案的灯柱。2016年6月,双墩刻划符号入驻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并展出。
二次发掘
由于首次发掘位置偏于遗址东南的灰沟边缘,发掘规模有限,堆积性质不明,遗址出土的文物中还有诸多待解之谜,聚落布局更是知之甚少。2013年11月~2014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工作队在淮河中游尤其是沿淮两岸,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史前遗址考古调查。所发现的80余处遗址中,双墩文化聚落有五六处,且大都集中于蚌埠附近淮河北岸,自西向东有凤台硖山口、淮南小孙岗、怀远双崮堆、固镇集东及蚌埠双墩等。它们关系密切,构筑了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沿淮地区的社会关系网络。2014年9月19日,淮河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在蚌埠设立,双墩遗址二次发掘也正式启动,以全面揭示双墩遗址聚落布局,这也是该研究中心在蚌设立后的首个考古发掘项目。
通过对遗址核心区系统的考古发掘工作,至2016年已获得部分重要收获。经钻探证实,遗址东西北三面曾经环水。勘探和试掘表明,遗址核心区目前呈现的台地系人工堆筑而成,可能与某种史前祭祀活动相关,台基主体分为三层,年代久、体量大,为全国罕见。台基承载了大规模的人群活动,但尚未发现人类居住遗存,这些人群很可能来自距离更远的周边地区。遗址西南部为台地的缓坡地带,地表被陶片、兽骨及水生软体动物骨骸等堆积叠压。种种迹象表明,陶片和兽骨应为废弃后不久,被人为混杂后倾倒、铺垫形成的二次堆积,倾倒方向主要来自台地核心区。随着考古发掘的进一步推进,双墩遗址的神秘面纱将会逐步揭开。
(吴龙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