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迹

钓鱼台遗址

发布时间:2019-06-29 20:30 来源:中共蚌埠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阅读次数:次 

钓鱼台遗址位于禹会区钓鱼台社区,张公湖东南岸、东海大道南侧。由4个形状相仿、大小不等的高土墩组成,因涨水时不曾被水淹没,立于墩上,似可钓鱼故名。由于历史久远,乡人分别称为大陈迹、二陈迹、三陈迹、四陈迹,其中大陈迹台墩高5.5米,面积约800平方米;二陈迹高约3米,面积约为大陈迹一半;三陈迹、四陈迹地势稍低,因历史原因被居民建房占用或完全覆盖,已不复存在。

1982年曾对大陈迹初步钻探,发现石镰、石斧、石刀、石锛等石器,鼎、鬲、罐、豆等陶器残片,还有陶纺轮及很多鹿角兽骨、红烧土等遗物,经鉴定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晚期至殷商以前古人群聚生活遗址。其中,石锛为长方形,单面刃,装上木柄可用作砍伐、刨土,是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主要生产工具;陶器多为灰陶,亦有夹砂红陶,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刻划纹等,这些纹饰不仅使陶器增添了美感,还可起到加固器壁的作用,如附加堆纹的制作方法就是在陶坯表面粘贴泥条或泥饼,有的用细泥条组成各种花纹,也有的用宽泥条缠绕颈、腹部,上面还加印绳纹。2006年春,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对大陈迹进行调查和钻探得知,其地层堆积厚度达6米以上。

为进一步了解遗址分布范围、保存状况及文化内涵,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进行全面考古发掘。三、四陈迹由于破坏严重,发掘很快结束。文化层堆积丰厚的大陈迹、二陈迹持续发掘。在对大陈迹发掘中,发现几处房址痕迹,有墙基及清晰筑洞,据推测为西周或更早时期建筑遗留,可确定数千年前这里已有人类居住;发现红烧土,这是窑址的明证,初步推断为西周前古窑,用来烧制人们生活所需的陶器,说明当时生产力水平已达到一定高度。发掘出土最多的是陶罐、陶缸、陶鼎等各种陶器残片,还有大量骨器、石器、贝壳、螺蛳壳等,分属商、西周、春秋、汉等多个时期。其中,石器有石锥、石镞、石纺锤等,仅石镞就出土10多件,保存相对完整;骨器有做成骨刀、骨锛的生产工具,有打磨成管状的装饰品、小挂件;蚌刀也有加工的痕迹,尖锐的一面打磨后做刀刃,刀把上还有穿孔,以便携带,这不仅印证了周边有水,还说明古人以此为食,并把吃剩的贝壳加工成生产工具。大陈迹还出土2枚小巧的西周玉璧,直径约1厘米,形同纽扣,中有圆孔,虽历经约3000年的岁月,表面仍很光洁,且造型精巧,做工精致。二陈迹出土器物不多,有1个大指粗细的玉管和1个硬币大小的玉饰件,虽玉质一般,但从加工工艺看,说明这里的生产力水平较高,人们生活相对富有。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遗址周边发现了含料姜石的泥土堆积,大陈迹北端还有条水沟。

二次发掘结果表明,钓鱼台遗址遗存大致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西周时期,距今约4000~3000年,其中新石器时期堆积较为单薄,西周时期堆积系遗址的主体堆积,大陈迹文化层堆积达到5米,这也是蚌埠地区首次发现西周文化遗存。可以想见,在3000多年前那个遥远的年代,钓鱼台遗址上,住着茅檐草舍的古人,手拿各种工具忙碌着,窑里的火烧得通红,锅里煮着鲜香的蚌壳,有钱人戴玉器,平民戴骨器,一派安宁祥和的景象。

钓鱼台遗址呈现的文化层厚、时间跨度长这两大特点,表明古人在这里居住生活时间非常长。从年代看,钓鱼台遗址是禹会村遗址的延续,填补了新石器晚期至西周时期文化遗存的空白,为研究蚌埠及淮河中游地区从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进程中的整个社会面貌、文化形态提供了实证。

1982年,钓鱼台遗址被列为第一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