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上古时人,又称夏禹、伯禹,姓姒,号文命,生于四川茂汶,羌族,先后治理黄淮等流域9条大河,在今蚌埠境内涂山会诸侯,死于今浙江绍兴。
《尚书》《诗经》《左传》《国语》《礼记》《论语》《孟子》《荀子》《庄子》《吕氏春秋》《楚辞》等许多先秦文献,都记有大禹治水的事迹。最系统的记载则是司马迁根据当时所能见到的先秦和西汉初期文献以及到各地考察后编写的《史记·夏本纪》。在《五帝本纪》《殷本纪》《秦本纪》《秦始皇本纪》《孝武本纪》及《表》《书》《世家》《列传》中均有涉及。因治水有功,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领袖,传为上古五帝之一。
大禹治水
大禹一生治理9条大河,其中5条在淮河流域,治理范围很大。禹新婚而别、三过家门而不入、劈山导淮、水土平成的事迹流传至今。
上古时期,淮河流域水泽相连,漫漶无际。平行入淮的河流非常密集,仅《水经注》所载,淮北平原就有大小支流19条,均自西北向东南注入淮河,其中著名的有汝、颍、沙、睢、泗等大的支流,每条支流又分出若干小支流并连贯众多的湖泊泽薮。相传尧舜时期,正值冰河时代后期,气温回升,积雪消融。大地山河,沦为泽国,天地万物,同为波臣。人类或登高陵土山,或以木为舟,载沉载浮,幸免沦没。黄、淮、泗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加之海平面升高,沧海横流,海水倒灌,淮河淤积,使泰山以西到沂蒙山以南至淮北广大地区成为泽国,水泽遍布,人民流离失所。自然环境的恶变,促使人们奋起治水,努力走出洪荒。
为救黎民于水患,大禹受舜帝之命,接替父亲鲧,率领治水大军来到涂山。他吸取了鲧“堵”水之法失败的教训,变“堵”为“导”,“左准绳,右规矩”,详勘水情,因势利导,开渠排水,疏通河道,将洪水引向大海,取得治水的成功,使得人民重又安居乐业。中国现存最早的官方史料集《尚书》有不少大禹治水的记载。如,《尚书·益稷》记载:“禹曰:……‘予创若时,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废土功。’”《尚书·尧典》记载:“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我国第一篇区域地理著作《禹贡》徐州章:“淮沂其乂,蒙羽其艺……浮于淮泗,达于河(菏)。”扬州章:“沿于江海,达于淮泗。”导水章:“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史记·夏本纪》记载更为详细:“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包围)山襄(漫入)陵,下民其忧”,禹“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孟子·滕文公上》中说:“禹疏九河,瀹(疏浚)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庄子·秋水》云:“禹之时,十年九潦。”《庄子·天下》曰:“昔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禹亲操槖耜,而九杂天下之川。”
在蚌埠地区最耳熟能详的,就是劈山导淮、“三过家门而不入”等动人传说。仿宋版《史记·夏本纪》记载:禹治水时“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史记·殷本纪》记载:“古禹、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其刻苦精神得到后世传颂,治水过程也促进了各部族的团结。相传荆涂两山原先相连,大禹治水凿开。《图经》云:“荆涂二山,原为一脉(一说‘本相联属’),禹凿为二,以通淮流。”《凤阳府志》载:“今两崖间凿痕犹存。”《庄子·天下》称其常年奔波,“淋甚雨,栉疾风”。《列子·杨朱》述其劳累过度,以致“身体偏枯,手足胼胝”。《韩非子·五蠹》赞其“身执耒臿,以为民先”。《国语·周语下》说禹治水,“高高下下,疏川导滞,钟水丰物”。《孟子·滕文公下》记载,“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孟子·滕文公上》《孟子·离娄下》均记载:禹“三过其门而不入”,为了治理天下洪水,到处奔波,艰辛备尝,终于水土平治,风调雨顺。成语“栉风沐雨”“胼手胝足”“爱惜寸阴”“过门不入”“江淮河汉”“禹不拾履”,均出自大禹治水故事。
西周中期的青铜器遂公簋,其底部有10行98字铭文,是遂公用来记录自己所做惠民工程的榜样和依据,也是目前已知年代最早、内容最翔实的关于大禹治水的可靠文字记录:“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乃差地设征,降民监德,乃自作配乡(享)民,成父母。生我王作臣,厥沬(贵)唯德,民好明德,寡顾在天下。用厥邵绍好,益干(?)懿德,康亡不懋。孝友,訏明经齐,好祀无(废)。心好德,婚媾亦唯协。天厘用考,神复用祓禄,永御于宁。遂公曰:民唯克用兹德,亡诲(侮)。”该簋现藏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同时,根据学术界对中国历史气候的研究,以及近年来结合禹会村考古资料进行的研究,可以证实,距今4500年以前,蚌埠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到距今4000年前后的龙山文化末期,气候又开始向冷干过渡。这种反复的变化过程既与中国东部的气候变化相一致,也与同时期的欧洲冰川扩张、气候转冷相一致。这与“大禹治水”的史实有密切的关系。尧舜时期长期肆虐、漫漶无际的大洪水,到禹治水时期,已随着气候的逐渐稳定而渐次退往大海。大禹治水成功,既与其全力治水、心无二用、不辞劳苦、身先士卒有很大关系,也与客观上区域环境向冷干变化、降水开始减少有一定关系。禹率天下百姓治服洪水,疏导洪水进入一处处洼地,开挖沟渠,发展原始沟洫农业,促进了淮河流域的经济开发,也博得了诸夏首领的支持,被拥戴为“夏后氏”,成为华夏诸族最高君长。禹“十三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所表现出的献身精神,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突出表现。
大禹的丰功伟绩为后世所传颂。早在战国时期,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屈原在《楚辞·天问》中就有“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焉得涂山氏女,而通之于台桑?”的精彩歌咏。《诗·郑风·风雨》采集了“有狐绥绥”故事。《艺文类聚》收录有晋代刘柔之妻王氏所作《启母涂山颂》,其中有“大禹至公,过门不归”的诗句。唐宋以下,颂扬大禹治水旷世神功的诗赋更是不胜枚举。如,唐代古文家柳宗元《涂山铭》:“涂山岩岩,界彼东国,惟禹之德,配天无极。”宋代苏轼《濠州七绝·涂山(下有鲧庙,山前有禹会村)》:“川锁攴祁水尚浑,地埋汪罔骨应存。樵苏已入黄熊庙,乌鹊犹朝禹会村。”苏辙《和子瞻濠州七绝·涂山》:“娶妇山中不肯留,会朝山下万诸侯。古人辛苦今谁信,只见清淮入海流。”等等。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制成大禹治水图玉山,这是我国古代用料最宏、运路最长、花时最久、费用最昂、雕琢最精、器形最巨、气魄最大的玉雕工艺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作品,系根据清宫旧藏宋人所绘《大禹治水图》上的形象,用呈青白二色的名贵密勒塔山和田青玉雕成,玉雕高224厘米,宽96厘米,重5350千克,置于嵌金丝褐色铜铸座上,座高60厘米。玉雕正面钤刻乾隆“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大方印,背面刻篆书“八征耄念之宝”方印,下方有长篇御制诗及注文。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禹会诸侯
“夏之兴也以涂山”。约在公元前2070年,大禹召集各地部落在今蚌埠西郊涂山脚下禹会村会盟。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盟会,标志着夏王朝的建立。
中华人文初祖大禹,亦称夏禹、戎禹、帝禹,以其治水功勋卓著,“水土平成”,赢得天下拥护,舜将部落联盟首领的权位禅让给他。后来,禹在同其他部落的争斗中,又取得前所未有的胜利,统一了活动在淮河流域一带的东方淮夷部落,在部落联盟中享有极高的威望,为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奠定了基础,从此开始了中国的文明时代。蚌埠西郊涂山脚下禹会村,就是禹会诸侯之地,我国有史记载的第一次各地部落集会之处。
涂山之会在史料中多有记载。如,《左传·哀公七年》中有“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记载;《后汉书》中有“至于涂山之会,诸侯承唐虞之盛,执玉帛亦有万国。是以《山海经》称禹使大章步自东极,至于西垂,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一步”内容;《竹书纪年·夏纪》有“禹娶涂山氏女。禹五年巡狩,会诸侯于涂山”说法;《淮南子·原道训》也提及“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等。
涂山之会确立了大禹在各部落中的领袖地位,一般被认为是夏朝建立的标志性事件。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仿宋版《史记?夏本纪》记载:“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史记·外戚世家》记载:“夏之兴也以涂山。”作为夏朝的开创者,禹为天下苍生奔走,为后世君主立下典范。《尚书·禹贡》载,大禹即天子位,定九州、五服,即:以名山大川为标志,将天下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以王都四面五百里为甸服,而后每隔五百里往外增加一个圈层,形成甸、侯、绥、要、荒五服的治理格局。《淮南子·氾论训》云:“禹之时,以五音听治,悬钟鼓磬铎,置鞀,以待四方之士。为号曰:教寡人以道者击鼓,谕寡人以义者击钟,告寡人以事者振铎,语寡人以忧者击磬,有狱讼者摇鞀。”蚌埠张公岛立有禹王听五音治国雕塑。唐柳宗元在《涂山铭》中高度评价涂山,认为是大禹“功之所由定,德之所由济,政之所由立”之地。如今,中国人自称“华人”“华夏儿女”,即源自华夏氏部落大禹在蚌埠涂山奠基的夏王朝。涂山,中国历史文化名山,因此成为华夏儿女、特别是淮河流域人们心中的圣地。
后世景仰大禹的神功,也常效仿。开始是帝王召集诸侯,如成汤灭夏夺取政权后,曾大会诸侯于北亳,与会者3000人;《竹书纪年·周纪》载:周“穆王三十九年(前938),王会诸侯于涂山”;《左传》载:西周“穆(王)有涂山之会”;《史记·楚世家》载:“穆王有涂山之会。”后逐步演变到有实力的诸侯盟会,一般性的诸侯盟会。有关在今蚌埠境内的盟会,《左传》就有周灵王二十三年(前559)诸侯会吴于向城(今怀远县古城镇三官村)的记载,《史记》就有周显王二十三年(前346)齐魏相会于平阿(今怀远县平阿山下)的记载。
作为夏代第一位天子,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大禹似一座丰碑,高山景行,流传下“禹生于石”“禹行舜趋”“涂山之会”“禹立谏鼓”“禹汤文武”“禹汤黄老”“禹拜昌言”“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等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
(吴龙泉)